
五豐研發中心成立于2006年12月,投資500萬元,建筑面積2500平方米,擁有各類研究、檢測儀器120臺套。中心設有食品化驗室、中試車間、分子生物試驗室、無菌培育室、生化分析試驗室、標本室、品質管理部等。研發中心與華南理工大學、中國海洋大學、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南海水產研究所等共筑產學研科研平臺。特聘教授、研究員等高級人才10人,其中博士7名、碩士3名。其中“泰山學者”特聘教授一名,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一名。研發中心現有華南理工大學研究生實習基地一個;中國海洋大學產學研示范基地一個;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南海水產研究所項目示范基地4個,分別為:農業部“948”引進項目示范基地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實施基地、國家公益性行業科研專項示范基地、廣東省農業科技專項示范基地。
由華南理工大學領銜,研發中心利用羅非魚加工后的下腳料(魚鱗、魚皮),采用現代食品生物技術和分離純化技術方法,生產出功能性膠原蛋白肽。廣泛應用于食品、保健品、化妝品和藥品等領域。該項技術填補了廣東省在該領域的技術和產品空白,該項成果已于08年5月份進行產業化生產。
中心同時與該校合作,用水產品加工的副產物(魚頭、魚骨、魚碎肉等)成功制作新一代復合調制品——魚精,為水產品加工副產物的綜合利用、發展循環經濟闖出一條新路。
由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南海水產研究所領銜,研發中心研究進行活魚CO,即把CO注入活水,利用循環水進行羅非魚均勻發色。該項技術成果的應用,不但解決羅非魚加工過程當中發色不均,工人容易中毒,加工魚常堵塞等難點,而且極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,優化了生產工藝,降低生產成本。
由中國海洋大學領銜,利用低值海雜魚或竹莢魚制作冷凍魚糜制品取得重大突破,該項技術成果的推廣應用,將使汕尾地區的低值海雜魚得到充分利用。